9月16日,中關村互動營銷實驗室發布《2020中國互聯網營銷發展報告》藍皮書(以下簡稱“報告”)顯示,2019年中國互聯網廣告總收入約4367億元,年增長率18.2%,增幅較上一年下降約5.96個百分點。2020年廣告主數字營銷預算平均增長14%,增幅較過去三年有所下降。
報告分析,一方面,互聯網技術的朝陽屬性使互聯網廣告對廣告主來說,存在足夠的新引力,“增長”為互聯網廣告行業的主旋律;另一方面,廣告畢竟依附于實體經濟,受宏觀經濟周期的影響,互聯網廣告增長表現出“放緩”特征。
具體來看,2019年,來自電商平臺的互聯網廣告占總量的35.9%,穩居第一位。搜索類平臺廣告雖在互聯網廣告中仍位居第二位,但占比由2018年的21%降至14.9%,呈現明顯的式微之勢。而短視頻所帶來的全新流量成為各方力量角逐深耕的新戰場。
“食品飲料”與“個護及母嬰”繼續成為收入最大品類,持續保持高速增長,2019年市場占比分別達到30.59%與23.58%。隨著市場行業集中度的提高,“交通”、“金融保險”、“網絡通訊”、“房地產”與“家具裝潢”等品類市場占有率呈現不同程度的下降。
頭部企業依然呈現“贏家通吃”的局面,但頭部企業內部正在發生著悄然的變化,字節跳動和美團的廣告收入成為后起之秀,強勁的吸金能力將BAT三巨頭的互聯網廣告份額由2018年的69%削減至63%。面對2020年的變化莫測,市場變得充滿未知數。
值得關注的是,廣告主數字營銷關注點出現轉移。社會化營銷和自有流量池是2020年最受廣告主關注的數字營銷形式,視頻廣告、社交電商則居第二梯隊。PC端增加數字營銷預算的廣告主比例僅為9%,移動端75%的廣告主將增加數字營銷預算。
展望未來,報告指出三大趨勢:一、短視頻“平臺”概念將走向模糊,短視頻流量價值將被重新定義;二、2020年將成為品牌自建內容和達人矩陣元年;三、私域流量可能產生聯盟化等特點。
縱觀互聯網營銷發展態勢,技術創新對營銷空間的拓展持續擴大,5G在商業領域的廣泛應用將為互聯網營銷帶來更多可能。與會專家認為,雖然互聯網營銷預算增速放緩趨勢,但廣告主對網絡營銷的投放需求將隨疫情好轉而逐漸加強,2020年中國互聯網營銷市場增長仍然可期。